1938年10月,挺进冀东的八路军第四纵队西撤平西,在冀东留下了三支小部队坚持冀东抗战,其中以四纵第33大队的11连为基础组建了第二支队,支队长包森,留在冀东中西部地区。以四纵第34大队组建的两支游击队合编为第三支队,支队长单德贵,留在冀东西部地区。转移到平西的蓟遵兴游击支队于1939年8月到达冀东西部平谷、蓟县的山区。1940年7月,以第二支队和蓟遵兴游击支队组建了第13团。团辖3个营和1个特务连。冀东分区军副司令员包森兼团长和政委。1940年11月,去平西受训的第三支队返回冀东编入第13团,单德贵任第13团副团长。到1940年底,全团约2000余人。1942年2月17日,包森在遵化西北野瓠山与日伪军作战中牺牲,舒行接任团长,李子光任政委。1943年7月,第13团担负第一地区委的军事领导工作。1945年1月,第一地区委改称第十四分区军,舒行任司令员,李子光兼任政委。第13团整编为5个直属步兵连。团直机关和特务连、侦察连调为分区军直属机关和直属连队,团长陈云中,政委王文。6月中旬以第13团第二、三连和3个武工队约400余人组成挺北第一支队(简称第一支队)。由第13团团长师军、政委王文率领进军热河隆化、围场地区。1945年8月中旬冀东部队奉命进军东北、热河。第十四分区军部队约2000余人,由司令员舒行、政委李子光率领,8月下旬分批向热河、承德进军,月底进入承德与苏联红军会师。9月中旬,兴隆伪满军黄方刚部起义并接受改编。第13团及蓟县游击队在平谷与黄方刚部合编为24旅第13团,辖3个营1个机炮连。黄方刚任24旅旅长,副旅长陈云中。11月在丰宁与第一支队会合。12月,第24旅编入晋察冀区军冀晋纵队(热河纵队)为第二旅。第13团编为二旅4团,第一支队编为5团。46年4月热河纵队2旅与冀中纵队1旅合编为独2旅,仍为4、5团。9月随所在旅改编为冀热辽区军独13旅,4、5团合并为37团,47年8月编入东野八纵队第22师为第64团。1948年11月改称四野45军第133师第397团。该团参加了辽沈、平津战役。舒行55年少将,曾任50军参谋长,李子光曾任热河省、河北省副省长。致敬英勇无畏的四野将士们!致敬英勇的冀东子弟兵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